導讀:昨日下午,針對奉化市居敬小區樓房倒塌的事故,奉化市已啟動事故原因調查,建設施工的3名直接責任人員因涉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,被奉化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,其中刑事拘留2人、取保候審1人。對於倒塌原因的調查仍在繼續。居敬小區29幢曾於3個月前被認定為C級危房,且相關加固方案已經做出。但遺憾的是,該方案還未及推行危樓就已倒塌。
  奉化地區有大量興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住房,其中很多經過專業機構的檢測,已經被評為C級或D級危險房屋。但是,這些危房的“脫危”過程卻沒有那麼輕鬆。除了將居民從D級危房中轉移安置之外,其餘大量暫時沒有倒塌危險的C級危房,都沒有得到及時加固或修繕。
 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,居民樓被明確了“危房”的身份卻沒能解危,涉及到檢測、資金、機制等多方面、多層次原因。
  6日晚,當史翠雲感到暫時無法和街道方面協商成功時,她對自己的老公說了句:“走,先回家吧。”結果夫妻倆一同苦笑著品嘗了突如其來的辛酸——他們的家,原先的居敬小區29幢已經倒塌為一片廢墟。家園倒塌後所留下的安置工作和心靈創傷,依然是這對夫婦以及全樓135名住戶待解的問題。
  對於居敬小區所屬的錦屏街道、乃至整個奉化城鎮地區的一些居民來說,待解的問題要更加迫切。隨著29幢的轟然倒塌,“危房”這個原本就縈繞在他們腦子裡的噩夢,近來更是連日侵擾。據悉,截至今年3月底的統計顯示,奉化的城鎮地區仍然有至少35處C級或D級危房,而它們各自的“擬解危措施”,還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尚未推動……
  近來不少奉化居民都掌握了 “C級”一詞的概念。最讓他們擔憂的,是自己的家會和被評為這個級別的居敬29幢一樣,在所有人做好準備之前轟然倒下。
  南門社區西溪路5幢:沒有專業檢測
  早在2009年,樓宇的倒塌聲就出現在了奉化市。在此次事發的居敬小區向南2公里處,位於南門社區的西溪路5幢倒塌於當年9月5日凌晨2點。由於轉移及時沒有人員傷亡,這起倒塌事故並沒有產生如居敬29幢這般的影響。
  不過,按照原建設部2000年發佈的《危險房屋鑒定標準》,類似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、房屋整體出現險情的,應被劃定為D級危房。但西溪路5幢從未接受專業機構的檢測評定,直到倒塌前兩天,才由居委會發現了安全隱患。
  西溪路5幢建造於1987年,為5層磚混結構,有2個單元,內住20戶住戶。根據此前媒體報道,居民在倒塌前8個小時被提前轉移;倒塌後,被轉移的居民握著街道幹部的手連連致謝。相關報道中沒有提及的,是在事故發生後,同屬於一批的其他樓房的居民意見。
  據悉,1987年奉化食品廠在這個位置同時建起了一批職工宿舍,共包括西溪路5幢(1、2)和7幢(1、2)四幢樓房。據記者探訪,除倒塌的樓房外,另三幢樓的居民也早已被疏散安置。但在這之前,經歷了一段居民力爭的過程。
  據曾居住在這個樓區的居民介紹,事發之後,另外三幢的居民開始自發地要求專業機構來進行檢測評定,並且在社區和街道不予支持的情況下,開始自費尋求鑒定。“他們還說,如果檢測出來不是危房,要我們自己掏鈔票的。”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居民說。
  但最終結果是:三幢房子都屬於D級危房,隨後街道和社區很快組織安排了安置工作。現在,住在臨近的7幢的田先生還記得,5幢倒下時,他清楚地看到這幢樓“沒有水泥梁”,而且“地基很淺”。
  自從居敬小區29幢倒塌後,西溪路地區的擔憂也在擴大。與西溪路7幢相鄰的2幢,居民們連日來都在力主重新對他們的房子進行檢測。陳先生拿出了一份2013年的房屋質量檢測報告,表示對上面得出“2幢安全等級為B級”的結論不能相信——做出檢測評定的是浙江建院建設檢測有限公司,和對居敬29幢做出C級評定的是一家機構。
  東門社區城基路24、26幢:不見整改方案
  1987年建成,這在奉化算不得“老”。從西溪路北口向東一拐,一條街之隔的東門社區城基路24幢、26幢,是奉化食品廠於1972年修建的兩幢職工宿舍樓。就在隔壁的西溪路5幢倒塌後,兩幢樓房就被明確鑒定出了是C級危房。
  只不過,居民反映從未有加固修繕方案被提出過。
  住在24幢和26幢的姚先生、羅女士等多位居民都記得,一家來自杭州的檢測機構曾在2009年9月30日到訪,對他們的房子做出C級危房的評定。“照理說這個級別的房子要有一個改造方案的,但我們這裡就這樣不了了之。”姚先生說。24幢的房子外牆有被水泥抹過的痕跡,居民表示,這是他們自己動手修補的。記者現場探訪發現,兩幢樓房有多處鋼筋突出、外牆脫落的情況,且露出的牆磚多是不規則的青色石磚。
  2013年,24幢和26幢的危房改造又迎來了一次機會,原因是2012年年底寧波市江東區發生了樓房倒塌的事件,並造成一死一傷,隨後全寧波市範圍開展了老舊房屋安全排查,城基路的兩幢樓房也再次迎來了檢測人員。“那天我們等了一天,到了晚上8點鐘的時候才有街道和社區的人帶著人來了。他們也沒帶儀器,就徒手在外牆上敲敲,說這房子‘還能住個十年沒問題’。”羅女士說,“結果到了去年刮(菲特)颱風時,居委會的人又叫我們轉移出去,我們就奇怪,不是說房子沒問題嗎?”
  沒有加固計劃,但拆遷也未能被實施。據居民介紹,奉化市房管中心的人也曾來組織過針對拆遷的登記工作,開發商和拆遷辦也曾幾次來過這裡實地考察。但最終的結果是,由於該地段不好,臨近的馬路又面臨拓寬,留給開發的空間少之又少,所以,拆遷也被擱置。
  東門社區黨委書記吳靖靖沒有接受記者採訪。
  居敬社區居敬路29幢:資金從哪裡來
  有檢測結果而沒能做出加固整改方案,此次倒塌的居敬小區29幢就是典型的例子。不過,讓加固方案擱置的問題更具體:資金。
  房子倒掉的第二天,臨近的33、35幢居民就曾反映說,29幢明確被鑒定為C級危房,而且由相關機構擬定出了加固方案,但是在誰來出錢的問題上起了爭議。“街道和社區讓居民攤一部分錢,他們不乾。價格沒談攏。”33幢的俞先生說。
  據記者瞭解,做出加固方案的,是浙江合力建築特種技術有限公司。但方案的具體內容並未被披露。據奉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猛挺和居敬社區居委會主任方春萍透露,這份方案中的核心內容為:加固整改需要400萬至500萬元資金支持。然而一方面,多位29幢的居民曾表示“我們是不拿錢出來的”;另一方面,關於29幢的房屋質量檢測報告顯示,至少有10戶人家對承重牆私自拆改導致結構產生破壞,在街道和社區看來,居民作為房子的主體應當承擔部分責任,以及相應的維修資金。正當雙方僵持不下時,29幢倒塌。
  加固方案的資金應當如何分配?奉化市建設局辦公室主任殷杭彪回應說,要看造成危房的具體責任怎樣認定,有些居民有擅自改動房屋的“隱瞞裝修”行為,這就要相應地承擔一部分資金。“一味地花國家財政的錢,對納稅人來說也不公平。所以一般來說,(市政府)財政出一部分,鄉鎮街道(政府)出一部分,再加上居民。一般是這麼構成。”殷杭彪說,“大多數以街道和鄉鎮(政府)為主了。”
  但對於資金的構成問題,奉化市岳林街道主任江建業有不同的看法。對於該街道轄區的兩幢C級危房——湖橋路1、2幢的加固整改過程,江建業認為首先應當向當年的開發商、建築商追責,由這兩部分再加上居民,來構成修繕所需的資金支持。
  湖橋路的兩幢危房修建於1983年,當時是作為奉化煤炭設備廠的宿舍樓。在30年過後,兩幢房子的安全等級被“來自杭州的某機構”檢測鑒定為C級。這之後,江建業和岳林街道建設辦主任周建海的思路,是尋找當年的建築商和開發商,“結果建築商的人死掉了,當年的設備廠也已經解體,所以責任人找不到,這件事情就拖下去了。”江建業說,“其實關於這兩幢樓房我們也在做一些修繕工作,比如排水。這些小工程街道可以承擔,但說到給一幢樓房加固,街道的財政是不能承受的。”
  錢到底誰來出?江建業坦言,類似的事情也是近年來才開始頻繁發生,現在街道和各方面也都在實踐中摸索,讓今後再處理類似事件時有依據。
  待整改危房居民意見不一:修繕遇“執行難”
  “‘加固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,但做起來可沒有那麼簡單。”岳林街道建設辦主任周建海說。
  讓湖橋路這兩幢C級危房暫時擱置在整改進程中的,還有其他問題。據介紹,由於年代久遠,加固這兩幢危樓需要投入格外多的精力,許多預製板和建築材料的加築,將讓本就狹小的空間格局更加局促,給今後的使用也帶來不便。“把那兩幢房子加固一遍,要花的錢比推倒重建還要多。”周建海說,岳林街道就曾經給轄區內的一處危房做過加固。一個叫做“三聯弄”的地方,4間房子的整改加固就花了30萬元。
  另外,包括江建業在內的許多街道、社區幹部最近都在感慨:群眾工作不好做啊。“一個危樓需要加固改造,要征求全樓居民的意見。但這時候,有的人家裡情況比較嚴重,他支持加固;但有的人家裡好好的,他說跟我又沒關係,我是不拿錢的。”江建業說。
  4月7日,本該放假的錦屏街道辦事處里被擠得滿滿噹噹。居敬小區29幢幾乎全樓的居民聚集到這裡。25戶居民中沒有代表,你一嘴我一嘴地向街道方面談安置方案,情緒激動。面對市裡和街道提出的方案,居民們意見不一,有的質疑政府是以什麼標準制定的補償款方案,嫌錢少;有的反映“給錢沒用,要解決安置房”;有的則表示原拆原建是最首要的訴求。
  當居敬小區居委會主任方春萍拿著C級危房的加固方案找到居民時,她收到了各種反映。除了支持和反對不拿錢的,還有的想要“放著樓房變成D級危房,乾脆換掉”的想法,對加固事情不積極。
  奉化市建設局辦公室主任說:“有些群眾的觀念就是,房子我住出了問題,政府就應該全部負責。但這種看法也不夠理性。如果經過責任認定,居住者對房屋結構改變造成損害的,要承擔責任。”記者查詢建設部在2004年修訂通過的《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》,其中第二十三條寫明:使用人擅自改變房屋結構、構件、設備或使用性質,應承擔民事責任。
  另外,該規定中還對危房整改有著相關說法,如“如房屋所有人拒不按照處理建議修繕治理,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有權指定有關部門代修,或採取其他強制措施,發生的費用由責任人承擔”、“治理私有危險房屋,房屋所有人確有經濟困難無力治理時,其所在單位可給予借貸”、“經鑒定機構鑒定為危險房屋,並需要拆除重建時,有關部門應酌情給予政策優惠”等。
  至少還有35處危房:解決機制缺位
  目前奉化市的危房改造還面臨著不小的壓力。記者瞭解到,近日來,從市建設局、房管中心、房屋安全鑒定辦公室以及各街道、各社區,都在對危房進行加緊排查。
  根據相關資料,目前奉化城鎮範圍內的危房至少還有35處,其中“C級危房”還有23處,其餘為“D級危房”。除了此次事發地錦屏街道之外,危房還分佈在西口鎮、江口街道、西塢街道、岳林街道、桑園新村、中塔路、東門路等多個地區。35處危房中,共9處房屋的建設年份為“解放前”。另外,錦屏街道的“中塔路27-28”和“南山路62號”修建於2000年以後。
  這兩天,岳林街道黨政辦主任謝福庚做了一些簡單的研究。面臨危房的整改,有沒有一些比較成熟的方案可借鑒?“在韓國和香港特區,我看到社區的業主會在購房時購買一份房產保險,就是一旦出現房屋質量問題,就有了這樣一筆可支配的資金。這樣一來,就不用在責任認定和資金分配上浪費時間了。”謝福庚說。
  在現代化的住宅社區中,大都有“公用維修基金”的存在,這是一項在商品房出售後建立的專項用於大修、更新、改造的基金。“但是現在奉化的這些危房都是老小區的,而且大都是原來國家的集體住房,經過改製以後成為了私有的,完全沒有物業的概念。所以這些房子出了問題之後很麻煩,沒有一種既定的模式可遵循,我們也只能是在探索中總結經驗。”岳林街道辦主任江建業說。
  文並攝/本報記者 薛雷 本版製圖/左小榕
(原標題:奉化塌樓之後的“脫危”困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t97xtnox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